问答媒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1

天涯孤棹还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1-29 14: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公众号:喜宝的笔记本)
吃饱了的人大部分时候心满意足,偶尔也有空虚袭来,会想多,不知道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所谓“未经思索的生活不值得过”,所谓“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小时候常用那个小脑瓜去思考太空和宇宙这种极为宏大的事物,不断往宇宙边界去推想,想得脑仁都疼了,对比未知宇宙的无垠,自身无限的渺小,真让人恐惧 。
茫茫宇宙,所有人类的动静加起来掀不起一丝微澜,及至个体的人,除了影响历史进程的那几位,其余都是沧海之一粟,微不足道的存在。看看早晚高峰的地铁站,乌泱泱的人群无异黑压压的蚁群。每个人在长久的痛苦里煎熬着,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会一时兴起赏一点甜。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呢,人生天地蜉蝣寄,不过是拉长了的蜉蝣之生。
事业家庭子女爱情,占据了一生绝大多数时候,貌似是人人所追求的,然而只需多想一步,这些真的有意义吗?
意义在事业吗?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多少人一生奋斗,到头来成为平阳之虎,这算是曾经“成功”的。还有难堪的,落马后被公之于众说是苍蝇拍子下的一摊肮脏,原来一生洋洋得意,只是蚊蝇嗡嗡。
何况放眼望去,多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哪有事业可言,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不过是谋生。生而为人就是为养家糊口,也太过幻灭了。
我的整个初中政治课好像都在反复学习1992 年召开的十四大,记得那个伟大的会议上最要紧的是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末,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研究了一辈子计划经济的学者因此主动结束生命。传闻并不可考,但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完全可信。这样的一生,孜孜所求又是为何?
当然,上面都是失败的例子。那成功的人呢,有名望有财富有权势,他们是不是在追求事业时认为找到了一生的意义,在生命终点时觉得不虚此生,我不得而知。这里只想为我等小人物思考,根本无事业可言的人怎么办?
那么意义在家人子女吗?不幸的家庭何其多,破碎的,怨怼的,反目成仇的。社会新闻不断刷新我们对人性底线的认知。相亲相爱的也有,一旦生离死别,那时候意义又去了哪里呢?
爱情?爱情就更可笑了。深时至亲,淡时至疏。海枯石烂的爱情好像都只存在于梁祝之类的悲剧里,人死了,没有漫长岁月的消磨,成全了人们想象里的爱情神话。实际上,数月的多巴胺分泌完,要么分道扬镳,要么结为夫妻,在无止尽的柴米油盐里渐渐成为纯洁的男女关系。
很早以前看过李银河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创造带给人的高峰体验和爱情差不多,比如沉浸的心流、全然被看见的喜悦等等。然而大多数人没有创造的天赋、机会或者意愿,爱情就成为最易得的“麻醉剂”,仿佛深情是自己创造出的美。
关于意义的追索其实困扰了自己很久,越想越觉得人生虚无,还要努力在空无里开出花来。想得多了,模模糊糊仿佛有个答案的轮廓,却始终不真切。
某个午后,会议室里庄重肃整,稍一走神,突然福至心灵,生而为人,如果贯穿一生的任务是净化和升华自己的灵魂,那么一切对外境的追求、对欲望的满足都不是目的和终点,可以去追求、去满足但不必炽盛和执着。
一生所求,是去做更好的人,更宽和、更温厚、更通透,遇事尽量不落往日行事惯性的痛苦窠臼,渐渐与自己和解,与所有不曾释怀的往事和故人和解,所谓的“活明白了”。这样的一生,不论成就,从精神层面,一定是越来越丰盛的。思想及此,甚至有些心潮澎湃。
所有的事情都是修炼的机会。
在做事上磨练心性意志,越来越耐心与谦和,也越来越从容和自信。机巧可以偶尔为之,诚恳却是最让人身心放松的长久之计。假使刚刚开始工作,端茶倒水的小事也有人情世故在里面,做好了并不易。大家眼里靠谱的人,就是这么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在关系里修炼得就更多了,耐心、节制、宽忍、制怒、慷慨付出、珍惜、知足,看见并懂得他人的不容易、不得已。一蔬一饭的给予里,都有恩义。
生命里来来去去的人,家人、爱人与路过的人。聚时,坦荡与温柔地对待他们吧,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尽量以真实的面目示人。真实,不是肆无忌惮地暴露坏情绪,想想最本源的自己,那个可爱的婴孩,并不会乱发脾气,也没有偏见和狭隘的心念。在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和周遭的人濡染给我们一些不恰当的观念,也在他们有意无意的语言暴力、行为暴力以及其他的不当言行中伤害我们,于是贪嗔痴慢疑、偏见、习气就像杂草一样跟着身心一同生长,又在一次次事件中被强化,变成根深蒂固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所以,时时都能以最恰当的方式待人并不容易做到,于是也不必苛责和那么快地否定自己,这次比上次做得好一点就值得欢喜和肯定。偶尔表现更差了,如果能意识到,也算一种自我的化融和超越。
对方是短暂共事过的人也好,曾经深爱的人也罢,甚至挚爱亲朋,一旦到了分开的时候,以诚相待过,郑重对待过,遗憾一定少一些,作别时也可以坦坦荡荡送上祝福。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另外,我觉得最不必的就是被外界的主流标准完全裹挟,比如要活泼外向,要热情大方。真实的自己也许就是内向、缺少社交热情的。外表清冷,但是遇事有担当、能践行诺言,能专注地投入在当下的做事中,就是对的状态。也可以试着多一些打开心扉,前提是自己觉得舒服。真实的内向者好过拧巴的假装热情的自己。有人好交际、受欢迎,在人际交往中收获明显溢价,你知道自己做不到这样,但是不嫉恨不强求,安然做自己,外界的评价就不会损耗你的灵魂。
修炼,并不是要修得佛法正果或者得道,并非人人有此慧根。这一生,只要在大部分的事情上学到了、成长了,就算好的人生吧。静心体会所历所思,在事情上发现智慧,获得智慧,来时路的每一步都增加心灵的通达平和,灵魂更加丰盈、丰盛。
都不会青史留名,身后也只可能被儿女亲朋略记得几年罢了,这一生的繁花着锦和至暗至苦,真的都是梦啊。
若有真心喜欢的事情,大胆去做。只要自己愿意,付出十二万分的努力也不为过。做到了,大可当成勋章去炫耀一阵子,千万别看得过重,否则就会变成枷锁。回望中只需怀着骄傲,注视那些奋斗的日子就够了。
得不到也不用伤心自苦太久,若是在求之不得里生出戾气怨毒,那是最损耗生命的。包括遇到失意、痛苦甚至更大的意外,用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时间总会冲淡那些苦涩的心情。再怎么过不去的,此去经年,都可以风轻云淡。如果当成修炼的功课,忍耐和化解痛苦,简直是放过自己、成全他人的德举。
曾经有特别敬爱的一位老师在电话里开导我说,这件事你一定要学会让它过去,过去了就再也不会遇到了。如果过不去,它就是坎儿,你到哪里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话,我含着眼泪听进去了,也永远记得。在此,也深深谢过那些被温柔对待的时候。为什么让这件事过去了,就再也不会遇到,听起来很玄学。因为在此事上的心性磨练,使我心量扩大,或者说,这方面的意识可以到达更高的层次,不再被此类事情困扰,以后就算遇到了,也“不是个事儿”。
遇到让自己想微笑、想大笑的事情,细心感受那些旋转跳跃闭上眼的轻快喜悦和笑出眼泪的痛快淋漓。如果愉悦转瞬即逝,带着被它涓滴滋养过的灵魂,前路一定会好走一点,哪怕只是极细微的一点。
外境外物,缘生则聚,缘灭则消,随因缘流动,皆悉无常,无不空虚。来一趟不易,既然都会失去,那就一定要兼顾过程中自己的快乐,一边修炼一边浸润,沉浸而不沉溺。该享受的时候就用眼耳鼻舌身意好好感受,别过得那么苦,别对自己那么苛刻。人间多好,万丈红尘里有无数华美的事物值得好好欣赏,自然境界同样美不胜收。即使痛苦如影随形,我们也不为了受苦而生。
老舍先生笔下,写到骆驼祥子被抓壮丁后逃出来的一段,在小摊上酣畅淋漓吃了两碗老豆腐, 醋、酱油,辣椒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把身里烫开一条路。鲜活的朴素的食物,让祥子活过来,是无边苦难里一瞬的抚慰,含着泪的一夕安稳。
梁实秋写过自己一个落魄的旗人老亲,风雪夜得到儿子孝敬的一个梨,吃到一半,拿上一个碗就冲进风雪中。大半夜回来,才知道他就为了去找山楂糕,跟半个梨一起做个榅桲拌梨丝。口腹之欲的执着,让人发笑,转念一想,愿意为此付出,给自己触手可及的快乐,有什么不好。有吃的欲望,就有活的信念。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受过人间烟火滋养、看过世间美景,被人深深爱过,也深深爱过人,衷心原谅所有的伤害,诚恳忏悔给出去的伤害,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一腔孤勇地努力奔跑过,不曾退却、不曾胆怯,也为花香和月色略停脚步,时时一大笑,诗酒趁年华。
走到终点的时候,发现比来时更加平和、喜悦、仁爱和勇敢,对周遭多了善意,只要多一点点就好,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吧。
再次回到原点,或者说这个灵魂若有再次出发的机会,相信可以走出一条更干净、更热血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5-4-25 1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哇咔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问答媒体

GMT+8, 2025-7-10 15:01 , Processed in 0.0834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