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媒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复: 20

11 月 25 日,北京新增「586+2009」,其中 426 例社会面 ...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1-5 12: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5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58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009例无症状感染者(含19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1119例已通报),新增2例疑似病例,2152例隔离观察人员、426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2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05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1-5 12: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解决一下天通苑南第二居委会的是吧。
这点小事都不能解决,还能办什么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5 12: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柚子辣的耳朵冒烟,吃火腿肠和虾条都是苦的,感觉很神奇
​为啥吃柚子火腿肠和虾条呢,因为我在隔离了八天之后解除隔离第二天确诊了阳性,拉到方舱不给饭吃,三顿没吃饭了
​哦对,我还住的12人间的上下铺,可能是要养蛊吧
​昨天烧到39.4度,问工作人员有没有药,工作人员说没有,昨晚嗓子讲不出话,说给我叫个医生来看看配点药,到现在也没见到医生和药
​我还带了浴巾和干发帽,结果没有洗澡间,现在已经臭了
昨天来的时候社区人员让我说自己不发烧,但是来方舱根本没人管,没人问情况,重的轻的一律混住不给饭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5 1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增1人:封几栋楼
新增10人:封几个小区
新增100人:整个区慢下来
新增1000人:定要打赢大xx保卫战
新增10000人:防疫到了最吃劲的时候
新增100000人:病毒?什么病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5 1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已至此,建议留够半年储蓄,适当囤一些生活必需品,因为疫情再发展下去要冲击第二产业了,而中国没有另一个中国输入廉价商品稳定物价。
经济会重构,影响视政策而定,但是冲击在所难免,因利润下降,原本绷得住的企业可能也会开始做人员调整。
总之还是早做准备,面对生产受阻造成的供给不足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稍微一动就容易反应在物价上,很难有什么救市的施展空间。
个人要早做准备,避免在重构时期太痛苦。趁着生产企业库存还较为充足时,以现在的价格适当储备生活必需品。
现在也是政策的拐点了。如果要清零的话,党员现在向社区报道,就还有一战之力。如果要共存的话,现在就要开始出政策保生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5 12: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1-5 1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句话放在防疫这件事情上同样有道理。
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一城一地乃至一个社区,对疫情的防控最怕的是什么?是连绵不绝,按下葫芦起了瓢,始终得不到休整与放松。
今年上半年我就在上海封控,疫情期间在自己的公寓,以及各种行业社群里面看到了很多朋友的精神状况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边缘的:一方面,各种生活物资不能得到充足供应,后期需要高价购买,消耗心神;另一方面,全市疫情始终看不到拐点,长期静默、一次次核酸但小区仍然会有新增冒头。
尤其是后者,这很容易让人怀疑防疫措施的有效性。“明明已经静默了很久,配合做核酸,为什么还是会有阳性?为什么还是不能解封?”类似的想法我在很多朋友那里听到过,也耳闻了很多社区抵制核酸的行动。
我从不相信上海人有什么特殊的,人就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弱点、有软肋,这些事情会在上海发生,那就同样会在北京发生。
就在这周,我从以前在北京工作认识的朋友们那里听说了很多和当初在上海一模一样的故事:拒绝做核酸、害怕被交叉感染的;对防疫工作开始有抵触情况、和防疫工作人员有口角乃至冲突的;拒绝方舱转运、要求居家隔离的。。。
我提这些不是要指责谁,其实出现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压力所致。但是面对新冠这种R0极高的病毒,防疫从来都是需要全民配合才能有好的结果——而所有这些抵触、反对乃至冲突,客观上都在消耗防疫的力量,降低防疫政策的效果。
更别提作为京畿重地,这里的基层力量再强、再有战斗力,在三年的持续消耗中也难免会出现不堪其劳的情况,而这轮疫情持续出现并至今仍未减少的社会面病例,更是极大地消耗着流调、医疗、基层的力量——每个社会面都会对应一些密接要追溯,一些楼栋要管控,这都需要人力。
就在这轮疫情里,我已经有朋友亲身经历了“本来5天前就应当被通知居家隔离,结果流调查完信息分发到社区以后,已经过去了5天多,既没有追究也没有从零计算,他只需要再居家一天就算解除隔离”的情况,可见基层人力消耗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张的情况。
以我在上海亲身的经历来看,如果某一力度连社会面拐点都做不到,那么想要清零就只能调动更多资源、上更高的强度(比如上海当初的全城静默)。
首鼠两端并不会让疫情就此消失,既然动态清零还需要坚持,那么其实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需要下决断、下决心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5 1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破2000了,而且社会面的人数还在上升,也就意味着疫情仍在上升中。
现在的状态是非常难受的,不管是想放开的,还是不想放开的。
双十一大促能同时把两个方向的人都搞的难受,真不是一般人能弄的出来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该做准备做准备吧,尤其是那些还没被封的同学。
最近很多朋友接到了流调电话,有的问的很详细,有的很简单,我们经常说疫情起来以后,流调资源就不够了,而流调资源不够以后,就意味着没有办法的溯源斩断传播链。
那接下来了就是2个可能,要不是全封死,就不需要大的流调资源;要不就是躺了完事,也就不在需要大量的流调资源了。
今天就给大家讲下在不同的疫情规模下,流调的做法。
首先,第一步是核心调查,这是所有流调的基础。
核心信息调查。在接到报告 4 小时内,完成初筛阳性基本信息、发病就诊情况、可疑暴露史、简明流行病学史和核酸检测情况,并迅速判定高风险密切接触者。
在接下来以后,正常的情况下会进入标准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这部分内容包含6个部分:
1.风险点位调查。结合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大数据手段 优先调查病例发病或首次检测阳性采样日期前 2 天至隔离前的 活动轨迹,确定风险点位。在获得风险点位后,风险点位现场调 查组派出多组队员并行进行现场调查处置,主要包括还原病例活 动轨迹,风险人群判定,收集必要的协查信息和采集人员及外环 境样本。
2.大数据协查。在病例流调和风险点位现场排查信息的基础 上,利用手机定位、扫码、支付、皮基站等信息快速获取病例轨 迹,快速判定各类风险人群和快速横转各相关部门落位管理。
3.感染来源调查(溯源调查)。流调溯源队伍结合传统流行 病学调查方法和大数据手段,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和暴露方式。
4.各类风险人员判定。调查新冠感染者发病或采样前 2 天,或明确接触传染源时间至隔离前与其接触人员,通过对病例调 查、风险点位现场调查以及大数据协查返回信息,确定该新冠感 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高风险人群和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并将相关信息转给相关部门进行分类管控。
5.撰写流调报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 12 小时内完成 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并根据疫情进展及时更新完善。
6.研判传播风险。综合新冠感染者的发现方式、发现及时性、 隔离管控时间、感染来源、传播链是否清晰、病毒载量、活动轨 迹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等情况,综合研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大 小。
这也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最多的流调情况,比如北京开的400多场发布会里一多半的都是进行的标准流行病学调查。
但最近已经不是了。大家可以看到标准流行病学调查需要非常多的人力资源,而且是专业的人员才可以进行,但这些资源是有限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当无法维持标准流行病学调查的时候,就开始快速流行病学调查。
1.快速风险点位调查。结合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大数据手段优先调查病例发病前 1 天或末次检测阴性当天至隔离前的 活动轨迹,确定风险点位。在获得风险点位后,风险点位现场调 查组派出多组队员,并行对 5 类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处置,包括: 居住场所、工作场所、娱乐场所、外出聚餐场所和开会场所。
2.快速密接判定。调查新冠感染者病例发病前 1 天或末次检测阴性当天至隔离前与其接触的四同人员(同住、同工作、同餐 和同娱乐),通过对病例调查、风险点位现场调查以及大数据协查返回信息,迅速确定该新冠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并将相关信息转给相关部门进行集中隔离管控。
3.填写快速流调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简要判定传播风险级别,于 8 小时内完成快速流调表,并根据疫情进展及时更新完善,快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包含核心信息调查和快速流调表。
快速流行病学主要就是抓大放小,抓最有可能的感染人群进行管控,这种管控可能会有漏掉的,但主体上都还在范围之内,属于一种妥协的办法,现在很多疫情爆发的地区都已经开始了这个模式,当然也包括北京的部分区县。所以大家在发布会上看各区领导发言的时候会看到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就是简单的念下我们新增了多少人,都在哪里。而另一种就是会说什么时间,什么区域,什么风险点位。前边的就是快速流行病学调查,后边的还是标准。
那么在疫情进一步爆发以后,连快速流行病学调查都维持不住的的时候,这会你们可以理解为疫情已经失控了,流调人员连最基础的核心调查都很难维持,会进行一种叫简易流行病学调查。
基本内容就是全靠确诊患者自己填写,社区以及疾控等部门流调员核实的模式,完成极简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复核阳性感染者的基本信息、发病就诊情况、 核酸检测情况,并自主填报和大数据结合的方式判定同住、同工作、同餐和同娱乐等密切接触者。
从某种程度来说,如果到了开展简易流行病学调查的时候,不管是流调,还是疫情防控,甚至隔离转运都可能已经无法正常的完成了。
那在什么情况下会执行这三种不同的流调措施呢?
以北京为例,日增500以下,也就是平时的状态,都是标准流行病学调查。当日增达到500-1000的时候,基本是标准和快速的混合;这种情况下,会对于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对高风险人群实施居家隔离。
同时,对于高风险区域周边的低风险区域,采取临时管控 3 天的措施,3 天连续开展 3 次核酸检测, 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继续按低风险区措施要求进行管理, 若发现阳性病例可根据其活动轨迹,重新划定高风险区。
这是目前北京大多数小区突然被封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在日增500一下的时候,还可以执行小区有病例封一个单元,但超过这个数字的时候还会执行有病例封一个单元,但是周围会封3天。没有被风控的低风险地区也需要每日核酸,被居家的人员需要做4次核酸。
同时这个状态会触发停娱乐场所和堂食限流等诸多措施,对于疫情严重的区域会开展线上上课,同时停止堂食。

当达到1000-5000的日增的时候,就没办法维持标准流行病调查了,对大多数人都采用快速调查,但对这重点人群仍然需要开展标准调查,这个重点人群包括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场所。
这时候密接隔离就会分措施,对于四同的重点人群密接会执行隔离转运,对其他密接就居家隔离,而高风险人群也不需要居家隔离,按照短信提示做核酸就行了。
其他封控措施与上一阶段类似,可能范围会扩大或者严格,比如在全市范围内执行停线下课,停止堂食等限流措施。
这时候居家的人群也没办法维持4次核酸了,采取2次核酸+3次抗原的方式。
至于日增5000以上,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简易流调了,这时候所有的措施都与上一阶段相同,只是更加严格。这个阶段就不能指望流调来斩断疫情了。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情况,逆推正在面临的是什么风险,做好相应的准备。
举个例子,我们小区封了一周了,然后今天接到了一个亦庄的流调电话,问我们10号是不是去过附近的一个风险位点,今天是26号,已经过去16天了,这种就是流调完全跟不上的节奏。
这还是大兴和亦庄,你们想想朝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1-5 12: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不看:

城六区、人口聚集区疫情加重,
逐渐从单点(朝阳)爆发转为多点同时爆发,
九个区(其中包括城六区中五个)昨日新增破百
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
发布会后还有一次更新,关注北京疫情发展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本帖。
<hr/>发布会后更新:
+2454


<hr/>全市从10月27日起累计与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分析(对数刻度):
指数增长还在继续,甚至没停过……


北京 0-15h 及 0-24h 各区新增感染者统计
朝阳,仍然是重灾区,
朝阳、昌平、通州、西城、东城、海淀、顺义、石景山、大兴昨日新增破百
大兴、石景山、东城、昌平昨日新增病例数激增,情况不好,
整体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


朝阳区占比持续下降,说明疫情逐渐向各区扩散,除朝阳外其他区疫情逐渐严重。


北京和其他超大型城市疫情对比图
近期政策逐渐收紧,后续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图1:按破百对齐,图2:按破千对齐)



按破百对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5 1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能的北京健康宝都没能压住,且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问答媒体

GMT+8, 2025-7-8 03:47 , Processed in 0.1015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