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媒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回复: 20

如何整理知乎收藏夹?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10 15: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始使用收藏夹时,就统一的弄到一个目录里了。 收藏渐多之后,想建立更多的收藏夹分类管理。 以前已经收藏的内容,如何转移到新建目录中? 最笨的办法是把以前收藏的内容全部重新访问,重新收藏。 是否有简便的操作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10 15: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刚刚整理了自己的知乎收藏夹,特来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收藏夹是根据自己想收藏的答案来建立的,比如今天看到一个很好的美食推荐就把它放在了“美食”收藏夹里,明天看见一个优秀的对时事的分析就创建一个“时事分析”收藏夹,以后有同类的回答就放在同一个收藏夹,反之就建立一个新的收藏夹。

但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发现收藏夹里的内容太杂乱太没逻辑,主要表现有:

  • 不同收藏夹的收藏数量和质量差距太大。有的收藏夹有了三四十个回答,而且其中很多高质量回答,而且有的收藏夹只有两三条回答,而且是以休闲为主,总之就是分量不够。
  • 不同收藏夹的层次不统一。举例:假如有个收藏夹叫“科学知识”,而另一个收藏夹名字“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这两个收藏夹就不属于同一层。一般来讲,与“科学知识”相对应的应该是“人际交往”,而“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只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这两个收藏夹并列总是有些怪怪的。
  • 部分收藏夹命名太随意。感觉有些收藏夹就是专门为了某个或者某几个答案专门建立的,不具有普遍性。

作为INTJ我不能忍受这些。于是我开始着手考虑给收藏夹重新命名和归类。
最初的想法是按照学科类别来分类。但是我很快发现,学科太多太杂,并且很多内容,尤其是涉及人际交往方面,是很难归入某个学科的,而这一类收藏又偏偏很多,遂放弃。
然后偶然间我联想到还原论和整体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就有了一个想法:
按照理性程度分类——将偏理性思考的归为一类,偏感性分析的归为另一类。

经过斟酌和调整,我的收藏夹就分成这样四大类,并按照理性程度递减:

第一卷:有价值及有意思的资料
几乎完全理性的部分。包括:

  • 不含或较少含有主观色彩的历史事实;
  • 未加工或较少加工的统计数据;
  • 较为客观的资料汇总。
第二卷:科学之妙
理性程度较高的部分。包括:

  • 学科上公认的有价值的、经过时间考验科学结论;
  • 大牛进行的颇为理论化的、有趣的科学探索。
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
理性和感性并存的部分。包括:

  • 如何实现一个功能;
  • 如何完成一件任务;
  • 如何思考一件事情。
第四卷:处世之道
主要由感性组成的部分。包括:

  • 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
  • 如何让他人理解自己;
  • 如何在交往中让自己感到舒适;
  • 如何在交往中让别人感到舒适。

大致如此。

不过,这样分类是否太缺乏个性了呢?有些小的分类或许是我自己感兴趣的 。
于是,我把感兴趣的一些条目单独列出来,整理成了“特别篇”部分:

特别篇一:行业内幕
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第四卷:处世之道】中单独列出)

特别篇二:提高效率的建议
提高行事效率是人生亘古不变的重要命题。
(从【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中单独列出)

特别篇三:迈向社会
从象牙塔走出,步入社会,在技术上和心理上需要做哪些事情?
(从【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和【第四卷:处世之道】中单独列出)

特别篇四:猎奇旅程
旅行,不走寻常路,这很有趣。
(从【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中单独列出)

特别篇五:短,却醍醐灌顶
收集简短的回答,包括:(1)一语中的,高度概括; (2)虽是吐槽,但力量十足。
(不属于任何分类,仅和回答长短有关。)

特别篇六:我自己的认真回答
我“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

特别篇七: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笑点的回答,以短答案为主。可以是善意的微笑、放肆的大笑或轻蔑的嘲笑。


特别篇八:那些过誉的超高票回答
有些回答,赞同数很多,但读完后觉得不值那么多赞同,或者没有什么帮助,甚至是错误的。为什么大众会喜欢这样的回答呢?这是一个问题。


特别篇九:那些令人难过的短故事

正如标题所言。

特别篇十:评论区里有亮点
正如标题所言。


特别篇十一:答主你太拼了

为了回答一个问题,答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或牺牲了自己,精神可嘉。

特别篇十二:知乎历史
知乎的过去,以数据统计和社区变革为主。

特别篇十三:赞同数超过 2015 的匿名回答

由于知乎的推送机制,匿名回答通常很难获得较多的赞同数。一个高票的匿名回答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特别篇十四:赞同数超过两万的知乎超级回答

万票回答已经不再新鲜,两万票的回答才稀有。(2年后的更新:现在也不稀有了)
此外还有两个私有的收藏夹,有特别的用处。
(一个回答可以进多个不同的收藏夹。)
给收藏夹这样分类的话,感觉既有逻辑,又不失个性,还容易查询,我自己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以后有了好的答案,就不怕不知道该放在哪个收藏夹啦~o(^▽^)o
我的收藏夹

——————

最后想给知乎团队提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允许用户给收藏夹内容手动排序呢?
现在只要一更新收藏夹,收藏的内容就自动在收藏夹顶部,该收藏夹也跑到收藏夹目录顶部,这样对于我这种按数字排列收藏夹的情况,用户体验感似乎就有点不太好了。

——————
/* (囧,答了这么多才发现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描述中的内容。如果仅仅是搬运回答所需:现有的功能下,可以只点开收藏夹,不展开原回答,点“收藏” 即可修改收藏路径。不过没有也不需要更简便的收藏方法了,毕竟收藏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批量处理目前基本没有必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3-10 1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乎收藏夹唯一可用的批量操作,是批量删除(一整个收藏夹)。这大大地简化了你的工作量。
我不是开玩笑。我刚整理完我的收藏夹。
1)有很多答案,其实是不需要收藏的。
比如: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如何选择净水器;
XX职业推荐XX资源;
……
当你真正有这方面的需求的时候,你会先用搜索,而不会记得自己曾经收藏过某答案。这种主题明确的问题,可以全删掉。
喜欢搞笑的,插科打诨的答案,打击楼主的答案,知乎上有专门的收藏夹,不需要自己动手,而且人家更新地更快更多。
不明觉厉的答案,可以全删掉,除非你把它读明白了。
2)真正好的答案,能让你忘了问题问的是什么。这种答案属于少数,搜索不易,可以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收藏夹里。

3)最后,把原收藏夹一键删除。


假设你有1000个收藏,找出了100个你真正需要留下的,剩下的900个只需操作一次。共101次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10 15: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是将好的知乎回答收藏在 Pinbox 里的,可以跨平台浏览,随时查看,最主要的是管理很方便,可以通过建立收藏集进行分类,修改分类只需拖动收藏到不同的收藏集即可,收藏集也支持拖拽修改层级关系,管理起来超级方便,还可以给收藏加快捷键,将常用的网站添加个快捷键,就可以一键打开


三种预览模式,可随意切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10 16: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乎收藏夹就建了一个『1』,所有的都往里面塞。以微博收藏的经验来看,除了回来查询,个人几乎不会学习性翻查。所以之前还分类,分毛的类啊T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3-10 16: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什么都去收藏,大而全的收藏夹就等于没有收藏。
要有针对性,每一个夹子只收针对某一类型的答案。
针对性的答案更有用,也更受欢迎,本人某个单一类型收藏70+答案 的关注数远大于 另一个较为泛泛的夹子600+答案。
整理目前没有好的办法,只有一条条人工搬运╯ε╰。以后收藏多注意问题或答案分类,越细致越好。
鉴于知乎常年对收藏不重视的态度,如果要做知识整理还是整理到外部笔记吧,evernote是更好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10 16: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问的是技术操作层面的,跟分类法没有半点关系,很多回答都跑偏了。
知乎目前的确没有批量整理收藏夹内容的功能,只能手动逐个整理,但是也没有麻烦到需要重新访问页面然后再收藏一遍的地步(开那么多页面浏览器会崩的吧...)
截个图示范一下:
进入“我的收藏”,在“我创建的收藏夹”中,找到你想要移动的回答,在该回答底部点击“收藏”按钮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弹框,取消勾选当前的收藏夹,勾选目标收藏夹(在这里我把这条回答从“无主题”移动到“家装”),从而实现转移。在这里可以选择多个收藏夹,也可以创建新的收藏夹来收藏。操作完成后关闭弹窗然后刷新页面就能看到效果了。





就是这样咯,方法并没有很NB,截图只是为了说得更清楚,如果你的收藏太多整理起来就惨了,谁叫知乎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呢?所以平时养成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3-10 16: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点搬运吧,我是这么打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3-10 16: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收藏的类型不同,我有12个收藏夹,10个公开,2个自己可见。
每个文件夹的命名都有自己的含义,也能将我需要的各种信息都包罗其中:
1.【浮生】
  世界深广如海,不可泳思。浮沉于世,惟求偶尔可以浮上岸边,呼吸更广阔的空气,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所以这个收藏夹收藏的是各种有意思或者对自己而言跨界的有趣见闻。
2.【修文】
  《国语》有云“有不享则修文”,孔子曰“则修文德以来之”,收藏夹里收藏到是我见到比较不错的文章典籍类的回答。
3.【知言】
  知言方能论事,生活中的绝妙好辞常常会灵光闪现,相比于“修文”里收藏整篇文章,这个文件夹用来收集零散的句子和只言片语。
4.【通史】
  文史不分家,收藏有关历史的回答放在这个文件夹,表达欲以求知天人之变的希望。
5.【乐事】
   人生在世,赏心乐事谁家院?一些比较有意思或者逗比搞笑的回答,荟萃于此。
6.【立身】
  儒家言四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步,但是因为“修”字前面用过了,故换成了“立身“。身正而行,立身之本。警戒自己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
7.【处世】
  为人处世之中的各种理念争鸣,各种案例感悟都放在这个文件夹。告诫自己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8.【悬镜】
   取自唐太宗的”人为鉴,史为鉴“的名言。悬镜其上,内自省也。
9.【为师】
  未来要做老师,收集和师范相关的知识回答。
10.【考研】
简单如题
最后俩是我的自己可见的收藏夹2333333
11【好色】
收集看到爆照回答中好看的一些回答,食色性也,赏心悦目的一个收藏夹。
12.【灵犀】
心有灵犀一点通,讲的是爱情。收集的是我觉得很温馨和打动我的一些和爱情有关的回答。
13.【雕花】
中国传统的雕花技艺起于微末,于方寸之间创造美感世界,因此,当我看到关于审美和赏心悦目的小物时就把它们纳于这个收藏夹。
14【观星】
观星者,天机玄览,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当我们仰望星象时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因此,我建立了这个收藏夹收藏那些远离自身现有知识结构的回答,收藏一些具有神秘和玄妙色彩的回答

以上就是我的收藏夹的命名啦。都是二字,几乎都是动宾结构的命名,是我个人的一点分类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3-10 16: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我的方法能帮到你。

每次看到又有一个新的有意思的话题开始进行收藏时,发现经常无处安放,或者感觉放哪里都是合适的,过了一段时间又想回看时,又找不到了,今天花了一点时间整理了收藏夹,整理完后,感觉特别舒畅,特上来分享一下。
首先按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做了大分类,然后再将平时涉及看到的小分类再往里安插,这样找内容的时候就感觉更容易便捷多了。
在大分类加上数字标号,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晰。可以点到我的收藏夹里看看实际效果。

以下就是按自己的使用习惯分类,后续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再微调整。
1、 读书懂事

  • 阅读
  • 政治
  • 历史
  • 故事
2、 摄影家居

  • 摄影
  • 设计
  • 家居
  • 着装打扮
  • 收纳
3、音乐旅游

  • 音乐
  • 旅游
  • 风土人情
4 、励志情感

  • 励志故事
  • 心灵鸡汤
  • 情感故事
5 、工作学习

  • 产品
  • 外语学习
  • 驾车
  • 创业准备
6、 娱乐兴趣

  • 购物
  • 好评幽默
  • 兴趣
  • 影视
  • 笑话
  • 热门话题
7 、吃吃喝喝

  • 烹饪
  • 厨房
  • 零食
8 、个人健康

  • 疾病预防
  • 个人打理
  • 生活整理
9 、 其它

  • 冷门
  • 杂类

顺带提一下,批量移动收藏夹里的内容果然是痛苦的操作,在手机APP操作居然比电脑上更好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问答媒体

GMT+8, 2025-7-14 11:29 , Processed in 0.1081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