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媒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1

【天涯神贴—kk大神】8-民生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3-25 1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①原文由天涯用户kkndme写于2010年;②本文对原文进行了部分删减和顺序调整;③原帖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AJVGso3yLjdssjbfDh02w?pwd=fhuj
民生

民生问题,不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会一直忽视。反而在印度,法院可以禁止 zf 驱赶小商贩,还给 p 民最基本的生存权。
但在我国,这是不可能吧。很多人瞧不起印度,可是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印度呢?消灭小摊贩,即使针头线脑、白菜苹果也要进天价商铺才能销售,物价怎么能不被推高?是谁推高了房价,是谁推高了物价,我想仅仅是开发商和炒房客绝对没有这样的能耐,但是在媒体的宣传攻势下,却成了罪魁祸首。
如今,把房价推到风口浪尖只是政治的需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难过的是低层 p 民,吃饭问题会变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当社会矛盾加剧,不管哪路神仙上台,如果弃之不顾,社会稳定甚至正全稳定将无从谈起。
zf 不是允许物价上涨,而是房价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必须打压房价,物价就必然上涨。zf 不允许也没办法,政治斗争的关键期,民生要放在后面。
高房价是贫富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有体制运行的必然结果。有了高房价作为吸进的蓄水池,才能保证低层p 民有口饭吃。但是这个蓄水池一旦不能蓄水,p 民的肚子就面临着大问题。
除非找到一个容量足够大的蓄水池替代,房产才会解放出来。但是这个蓄水池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替代品。
根源还是体制,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中国的节能减排等于强制拉闸限电,跟产业升级没有一点关系。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产业升级是当笑话听的。
为什么中国的货币政策打击不了房地产?跟节能减排拉闸限电一个道理,限的谁的电?民营企业的电,国有垄断企业照样该怎么浪费还是怎么浪费。道理是一样的。实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会更恶劣。黑产业反而更嚣张。因为当钱紧张的时候,别的人搞不到,他们能搞得到,只有跟着他们干才会有暴利。
社会保障

把 80%民众死死压在底层的不是房地产,而是我们的保障体系。
因为保障体系的缺失,无论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问题,都成了个人问题,个人对未来的恐惧和无助,这才是中国消费不足的根本
对 80 后而言,最恐怖的绝不是房价,而是养老。这也不是计生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生活资源是有限的,老龄化早晚会到来,为了改变老龄化呼吁多生育,那是饮鸩止渴等多生出来这部分老了,再这么循环?而福利社会如英国是 50多岁的人最幸福,有稳定养老金,二三十岁最痛苦,看不到未来依靠。家底不厚的像希腊,透支做社会福利,后果还不如不做。中国则是取不足以奉有余,竭全民之力供特权阶层挥霍,没有哪个年龄段享受过全民福利,还得共同面对养老难题。房子,真不算此生最纠结的事。
所以我们发现中国的的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推动而无法依靠消费拉动凡是具有投资属性的商品都被热炒,而消费需求却很难有大的提升。
房产只是在诸多具备投资品属性的商品中最被广大群众认可的一个品种。如果货币没有超发,物价稳定,多数资金可能会趴在银行,就像几年前一样,用于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的备用金。但货币泛滥和通货膨胀致使银行存款人间蒸发,使这些资金不得不进行大转移,恐慌性的寻找投资渠道,但对于邮市,木材,古董字画等投资品来说,需要较强专业知识,多数人无法参与,股市和黄金对资金容纳是有限的,且存在较高风险,因此房产成为广大群众投资与保值的共识
解决房价问题

对一线调控,资金就向二三线流动,对房产调控,资金就会向农产品流动。暂时压住房价,资金就会推高生活必需品的物价,进而推高人工成本,物价的全面上涨,又会推升建筑成本上涨,反过来又会推动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是体制的必然结果,而不是说 zf 在利用高房价让大多数百姓受穷。如果解决房价问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国家承担公民的教育、医疗、养老。
第二:能够有效解决体制外失业问题。
第三:打破土地垄断,实行土地私有化。
但显然以上三条没有一样可以实现的
关于保障房的问题,茅于轼曾经提出过不盖厕所,受到了底层的强烈抨击,都想等着国家白给舒适好住的大房子,但结果是舒适好住的大房子成为保障房后,都分给了权贵作为牟利工具了。所以,最后连没厕所的小房子都没有。
底层群众是最好糊弄的,多数人都分不清好歹,这也是我们教育体制的功劳。
最后一棒?

一个朝代的中期远没到变换大王旗的时候,接最后一棒也就无从谈起。不承认现实无异于把头埋在沙子里躲避危险的鸵鸟,是自欺欺人而已。也许一些尚未买房的朋友,对于今天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无能为力了,但千万不要再错过二三线城市的好房子。
小孩教育

为什么小学生就一定要上名校?
1、名校老师的素质高,水平高。
2、名校的学生的家庭都是不错的,同学的素质高,小孩子只会学好,不会学坏。
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名校肯定好,不让小孩上名校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有条件的必须上名校,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名校。
以上三条,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如果家长有条件,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农民工子弟一起上学呢?所以名校才会成稀缺资源,所以学区房也成了稀缺资源。
我倒是觉得,小孩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其次才是学校,对于普通家庭的小孩来说,是不是费尽心力把小孩送进名校就等于对小孩负责。我看未必。
亲眼目睹,普通家庭的父母自己省吃俭用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入某名校,有一天父亲开着捷达去接小孩的时候,小孩突然说:爸爸,你以后别开车接我了。
小孩爸爸当时就愣住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下学接小孩的一辆辆奔驰、宝马、奥迪,家长开个破捷达在里面就非常扎眼。当时这个当父亲的心理有多难过可想而知。而普通家庭的小孩在这样学校里是何心理感受,也不难猜测。
小孩能否健康成长,父母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学会如何教育孩子要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小孩上名校重要的多。
大学生

再说说大学生问题,考大学必须要考好专业好学校,专业比学校反而更重要一些。如果学习能力有限,只能上个一般大学,那还真不如不上,反而不如趁早当个学徒学门手艺,将来更有可能奔小康。
我国的高校只能扩招,不会因为质量越来越差而减少招生,因为 zf 要缓解就业压力,让更多人更晚的进入就业阶段,这个时机,就是手艺人的黄金时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决定了今天的土地国有万般皆下品,也决定了以后知识分子的前途必须进入体制内。不能考中进士的明清两代知识分子,即使经商发了大财,也一样让人看不起,不能光宗耀祖。今天的知识分子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体制外,凭个人的本事和运气,自生自灭。
在新的一年里,收入分配将加速调整,贫富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而没可能缩小。体制外的低级小白领(严格说应该是无一技之长的在民营企业打工的大学毕业生)被有技术的农民工迅速超越,彻底沦为社会最底层,现在没有能力买房的,其中的多数注定了今后与拥有商品房彻底无缘。而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收入将得到大幅提高,也是今后刚需购房的主力军。说来好笑,以前认识的几个装修工长在 2010 年相继买了房子,而很多小白领还在幻想房价暴跌 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25 1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6和7有木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问答媒体

GMT+8, 2025-7-14 12:15 , Processed in 0.0989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