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媒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复: 20

关于阿拉蕾老师反复感染文章下面评论的逃逸回复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28 1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需要廓清的一点是,本文纯粹是用作学术交流而非挂人争端。之所以要开个新帖,一方面是目前知乎吞评论吞的很严重,哪怕是我自己在我自己的评论区回复评论也会被吞,哪怕不带任何敏感字词和骂人的脏话也会被吞,所以希望那些看到我评论被删掉的不要误解,一切责任全在小管家;另一方面不想在原帖当中更新回复了,怕一旦触了什么霉头就把原帖给冲没了。原答案传送门:
总结一下评论区大概分为以下几类回复:支持文章结论且支持动态清零的网友们,感谢你们的支持;质疑文章作为预印本状态所以无法支撑结论的,这部分评论主要发生在文章正式发表之前和刚刚发表的时候;对重复感染作为一个自变量与后遗症、全因死亡率等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伪相关的质疑;刷世界杯、回国的;其他。
1.那么第一点就来讨论一下peer review也就是预印本状态的文章,这部分文章到底能不能作为依据。首先需要强调一下,阿拉蕾老师这篇文章已经在Nature Medicine上面发表了,我作为从预印本时代就已经初步搬运介绍过该文章的知乎老透明在此向阿拉蕾老师发来贺电,并传送一下文章链接:
作为预印本文章来说,投过稿的应该都知道学术规范当中对引用预印本的规范要求,换言之,很多SCI和SSCI的正规期刊均允许引用预印本文章。这不代表网友不可以挑刺,哪怕正式发表了仍然可以挑刺;但也不代表不能拿来学习讨论和支撑进一步的学术研究,这也正是预印本的学术意义之一。另外不排除有很多预印本上有很多瑕疵,但是阿拉蕾老师的预印本基本上还是有质量保证的(话不能说太满,但是这一篇确实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
2.关于重复感染次数与后遗症、全因死亡率之间伪相关的质疑,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这是一种学术态度非常端正的学术讨论,尽管提出这部分质疑的网友与我持有不同的立场,但是关于这方面的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这位急需重修统计分析的网友就很有意思,他提出来'打篮球有助于长高是值得商榷的'就很有道理。但是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谁的二次感染风险更高,究竟是那些三针五针反复接种还爱戴口罩勤消毒的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还是那些天天爱泡吧喝酒趴体的年轻人?何况二次感染的人群当中已经有一波人被病毒自然选择过了,等于说如果新冠不会对身体造成持续损害的话,那么二次感染的人群比一次感染的人群反而更加'壮汉'一些。
3.还有下面这位网友提出来的n次感染比重比重问题:


拜托,阿拉蕾老师算的是不同感染次数当中的因后遗症就医、全因死亡率等比例性的指标,而不是就医人数、全因死亡人数这样的数目性指标。。你要说四次感染如果只有十个八个的,说不能算比例也还行,关键四次感染都有好几百个。。至于重复感染时间间隔问题,我认为重点已经不在这样的重复感染间隔有没有代表性了,重点在于这么短时间里面居然有这么多的重复性感染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么?
4.还有这两位网友,我很佩服你们认真看了文章,并且发现了几乎每篇文章都会出现的'研究不足'部分。。这个研究不足部分的话,大概就相当于你导师说你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一样跟你客气的时候,你喊了你导师一声'高徒',这个时候就可以等着你导师来打你手板了。。




但是这二位要是真挑刺也不是不行,我们退一万步讲,如果不按照我这样去'选择性'解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究竟落脚点是在哪里?
我们回顾一下网上过往存在过的言论:
a.奥密克戎就是减毒活疫苗(甚至比较极端的还会有人说奥密克戎副作用比世卫已经批准的疫苗副作用还小);
b.反复感染的话会积累更厉害的抗体,可以对抗新的感染,所以后续的新冠感染会越来越轻。
这篇文章的立足点就在这里,阿拉蕾老师给出了高质量的数据,给出了高质量的分析,发在了高水平的期刊上,那么诸位把奥密克戎当减毒活的,认为反复感染之后抗体变得更厉害可以让新冠感染越来越轻越来越无害化的,你们能提出来质量更高的数据给出质量更高的分析论证发在水平差不多的期刊上吗?
进一步来说,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但是那位IP在广东的网友还想讨论一下社会科学的问题,社会科学的问题往往都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说没有办法在完全得出最最科学最最全面的结论之后再做决策,那我提出重复感染的后遗症就医风险与全因死亡率更高的依据相对于你认为二者无关或者结论相反的依据更充分,那就应该采信信度更高的结论;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认为结论还不够充分,那好啊,那就保持原来的动态清零策略执行下去直到得出科学结论再说啊,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5.还有这位破防的比较彻底的蓝V大佬,不知道为啥质疑了预印本完了我说发出来了又说预印本不关他事。。单说这个没感染的这部分人,就没啥好研究的,没感染的基本上都是平时口罩、消毒、社交疏离做的比较好的,我觉得疫情当下推广一下这些东西也没啥不好,至于壮汉那就没啥依据了。




甚至还有拿文章当中反复感染的比例比较低来代表总体反复感染率的。。无力吐槽了。。
6.最后来说一下最不重要的那部分刷世界杯的,我觉得讨论科学问题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坚持科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哪怕你是自然神论的客观唯心主义也行啊,不知道怎么的非得当主观唯心主义者干嘛?既然你觉得没有疫情就是没有疫情了,那你也可以觉得没有封控啊,这还不简单,你觉得没有封控不就是没有封控了么?
总之,你在宝妈群和产房能总结出生育意愿不低,你在知乎能总结出中国人均985,211或者QS前200,你在小红书上能总结出女生人均身高170体重人均不过90斤。你所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你的眼睛就是尺,你的感觉就是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8 13: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要纠着感冒不放啊。十几年前孩子出生,我就学到了,小孩从不发烧不一定是好事,感冒一次不要紧,但如果频繁感冒,一年超过四次的话,极有可能变成过敏性体质。可见,短时间反复感冒对身体有长期伤害,是早有结论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28 13: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结论估计适用于任何感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28 13: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赞同]lz分析的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8 13: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预防普通感冒和流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28 1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的有时候看那些人搞事情,我都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8 13: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外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28 1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深火不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2-28 1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奥密克戎会削弱免疫力,为什么国外的疫情曲线会下降?不应该是无限反复感染直到自然选择的终点为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28 13: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区可真是群魔乱舞啊。那些有异议的,请拿出可信的证据来讨论,而不是随意引用网上那些未经证实的信息,然后附以自己混乱的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问答媒体

GMT+8, 2025-7-13 23:47 , Processed in 0.1428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